當前位置: 首頁>>太阳概況>>機構設置>>正文

大數據檢索與挖掘團隊
2013-12-12 00:00 佚名  本站原創

 

“大數據檢索與挖掘團隊”(BDRM,Big Data Retrieval & Mining Group)以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為基礎,堅持交叉研究,着重于将計算機理論和技術應用于社會科學和信息科學各個領域,着眼解決企業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可靠性和系統安全運行問題,研究海量數據的信息檢索和數據挖掘,構建普通高校網絡安全文化體系,具有較好的研究背景和科研實力。                    

 創新團隊挂靠2003网站太阳集团信息檢索研究室和雲計算實驗中心,擁有IBM集群高性能服務器、正版WeblogicJ2EENet平台、IBM 軟件開發包套裝及完善的網絡環境。學校配有ACMSpringerElsevierCNKI等文獻數據庫資源,相關報刊雜志齊全,數字化校園功能完善,滿足實驗數據收集條件。團隊與美國明尼蘇達州立大學、紐芬蘭紀念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香港中文大學、國家超算深圳中心等學術界和企業界保持較為廣泛的聯系。  

“大數據存儲與檢索”創新團隊的研究領域是面向PB甚至EB級的企業數據中心數據的存儲、檢索以及智能信息處理和融合的應用基礎研究。數據存儲是一門面向重大資源、有着極其重要應用背景和前景的基礎學科,又是多學科交叉的一門新興學科,已發展成為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領域最前沿的分支科學和最活躍的領域之一。大規模數據中心的可靠性和數據管理的設計合成是大數據存儲與檢索研究的核心,也是最具挑戰性的課題。  

創新團隊的研究方向是面向雲服務和物聯網的雲存儲、大數據檢索和面向普通高校的校園輿情監控研究的新技術與新方法,理論與實驗相結合,研究基于雲服務和各種信息服務的雲存儲系統的基礎架構和核心技術,并基于此來設計開發高效的雲存儲系統。  

研究方向:    

1)構建面向多種信息服務的雲存儲系統,研究其實現的核心技術和實現方法,為大數據檢索和輿情監控的研究提供了實驗系統保證,這是我們創新團隊的獨特優勢;  

2)理論與實驗相結合,信息存儲和大數據檢索相結合,從簡單到複雜,在系統基礎架構層次上理解數據存儲的可靠性、安全性、能耗等方面的需求和它們之間的關系;  

3)基于以上的理解,科學的設計和實現針對大型企業需求的大數據檢索研究,利用日趨成熟的信息檢索和信息處理技術實現高效的大數據存儲、查詢和傳輸,并應用于大型電子商務企業;  

4)研究針對普通高等學校的輿情監控系統的關鍵技術和實現原理,包括基本數據的獲取、存儲以及智能處理和融合分析等。     

團隊負責人劉志明: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CCF高級會員和ACM會員。1995年獲湖南省師範大學電子技術學士學位,2003年獲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碩士學位,2012年獲國防科技大學管理科學與工           博士學位。先後承擔《具有隐性維度的P2P 信息檢索模型研究》(2011年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11JJ6047))、《基于任務上下文的信息檢索體裁預測研究》(2011年湖南省科技計劃項目(2011FJ3087))、基于“防盜門”的校園雲存儲的安全策略研究(2012年湖南省大學生研究性學習和創新性實驗計劃項目(湘教通[2012]402号)等課題,參與國家“863”計劃《基于MPEG4Internet多媒體實時傳輸技術》(2001AA112072)、國防科技大學銀河系列工程《銀河并行機IP點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協同決策設計中主體一緻性檢驗與優化方法》(70671105)、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企業隐性知識可持續适用系統機制及實證研究》(項目編号:70671051)、國防基礎項目《**系統安全工程能力評價研究》(A3720060121.100萬)等課題,發表論文30餘篇,獲國家發明專利《層次化視頻點播中的磁盤緩存替換算法(ZL 03134707.X)》1項,獲湖南省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基于校園信息化環境的教學管理改革與實踐》1項(第二)。  

團隊主要成員 陽小華 教授:先後經曆中山大學計算數學學士,中科院計算數學碩士,中科院計算機軟件與理論博士學習軌迹,和2000-2001年澳大利亞University of NewcastleUniversity of Wollongong訪問學者、2004年日本北陸先端大學院客座研究員學術訪問經曆。現 教授,博導。先後主持和參與《程序斷言動态生成技術》(2005年湖南省自科)、《企業隐性知識可持續适用系統機制及實證研究》(2007年國自科,第二)、《**系統安全工程能力評價研究》(2007年國防基礎)、《具有隐性維度的多維信息檢索模型研究》(2010年湖南省自科)等項目,研究經驗豐富。獲2007年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團隊主要成員 萬亞平 博士:副教授.長期緻力于海量存儲系統、分布式計算領域的研究,ACMCCF會員。20016月至200411月在華中科技大學水電學院數字化工程中心獲得工學碩士學位,20103月在華中科技大學2003网站太阳集团獲計算機系統結構工學博士學位。先後參與過973863、教育部創新團隊、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多項課題,發表學術論文30餘篇,其中SCIEI收錄10餘篇,申報國家發明專利1項、軟件著作版權3項。  

團隊主要成員 歐陽純萍 博士:女,副教授.一直從事領域數據集成、語義Web等方向的研究,尤其在領域數據語義集成及應用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曾參與多項國家863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和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主要參加人員身份承擔了國家科技基礎條件平台“材料科學數據共享工程”的研究工作,主要負責領域數據本體建模,及非結構化數據語義标注等工作。還以核心人員身份參加北京市重點科技項目“北京城市地下管網服役安全評價信息支撐技術”以及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網絡文化安全與民族文化數字化關鍵技術研究與示範”,主要負責語義互操作系統的設計。這些研究工作為本項目中完成社會标簽語義分析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理論和技術基礎。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Advanced Science Letter》、EI期刊《Data Science Journal》,中文核心期刊《計算機科學》等國内外刊物,以及一些國内外重要的會議上共發表了關于領域數據語義集成及應用的論文7篇,其中有4篇已被EI索引。    

團隊主要成員李曉昀副教授:長期從事信息檢索與智能信息處理、信息推薦等個性化服務研究,發表了在Springer出版的《Personalized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Desktop Context》及在中文核心期刊的《基于隐性反饋的自适應推薦系統研究》、《基于隐性反饋分析的個性化推薦研究》等10餘篇論文。主持、參加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湖南省科技計劃項目、湖南省教育廳科研項目及衡陽市科技局項目等10餘項項目工作。  

課題組成員由計算機科學、管理學和語言學三大學科方向人員組成,包括2名教授,3名副教授(萬亞平、歐陽純萍、李曉昀),2名講師(餘穎、蔣輝),4名博士和15名碩士生,成員年齡、專業結構合理,為本創新團隊研究的順利完成提供了組織保障。  

   

相關會議:    

(1) 全國信息檢索學術會議CCIR

Chin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Retrieval    

(2) 自然語言處理與中文計算會議(NLP&CC)

團隊辦公地點:    

8-305

 

 

國内IR研究隊伍

國際IR研究隊伍

相關組織

重要期刊

重要會議論文集


   

上一條:數字圖像與媒體技術研究所
已是尾條
關閉窗口
快速通道

地址:中國 湖南 衡陽 常勝西路     
雨母校區:湖南省衡陽市蒸湘區衡祁路228号2003网站太阳集团雨母校區2003网站太阳集团     
電話:0734-8282473     郵編:421001

版權所有:2003网站太阳集团-首页(欢迎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