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長:羅揚 教授、碩導
本方向在三維建模、多尺度目标識别、數字水印等研究基礎上,結合我校醫科和附屬醫院優勢,在三維醫學圖像、虛拟現實與遊戲、多媒體信息安全技術、醫用智能信息處理等方面開展科學研究及研究生培養。在多尺度與不變小波變換研究、水下目标識别、偏微分方程在圖像中的應用、肝膽胰三維可視化研究、抗幾何攻擊圖像數字水印技術研究等方面和脊柱椎弓根進釘通道三維數字化方法等方面,取得了一些高水平成果。
(1) 圖像多尺度自動化研究了尺度空間的自适應分解以及局部尺度的自動選擇。目标識别方面提出了采用12維的特征向量以及圓形局部區域的SSIFT算法,該算法被國内其他學者成功地使用在其他領域。提出了基于尺度空間分解的尺度不變特征點提取算法,在Marr視覺理論基礎上定義了有視覺意義的尺度空間信息度量,為多尺度空間的圖像處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據。提出了層間特征點匹配算法,實現了特征點的精确定位,提出了基于視覺特征的多尺度熵差算子并有效地提取非結構目标的輪廓,去除了内部紋理信息以及外部的幹擾,取得較好的效果。
(2) 利用規範化信号解決了一種平移、伸縮不變小波的重構誤差問題。提出了一種旋轉、伸縮、平移不變小波。這些研究工作在模式識别、消除旋轉、伸縮、平移等幾何形變及數字水印技術方面具有應用價值;在不變小波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能抗幾何攻擊的兩種圖像數字水印算法。
(3) 本方向擁有完整的中國數字人數據。結合現代影像學、計算機三維重建及逆向工程技術與臨床應用解剖新技術,建立了脊柱椎弓根進釘通道三維數字化分析方法,對脊柱椎弓根内固定通道數字化定位定量分析與設計等進入了系統地研究。
本方向有一支結構合理、思想活躍的研究隊伍,近幾年來一直活躍在圖像處理研究方向的前沿。多次受邀擔任相關國際會議程序委員會委員及多個國際會議審稿人,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23項,發表論文60餘篇,其中被EI檢索20多篇,已經申報國家發明專利2項。